近日來比特幣大火特火,7月8日加密貨幣普遍上漲,比特幣挺近7000美元,由于比特幣的火速崛起,還帶動了域名投資市場“幣”類域名行情大漲,高價交易層出不窮。但是,比特幣(Bitcoin)這個名稱現(xiàn)在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因為可能會涉及到侵權。
近日有多家媒體報道,一家位于英國的A.B.C. IPHoldings South West公司(以下簡稱IPHoldings公司)已經(jīng)成功獲得“比特幣(Bitcoin)”商標權,這家公司因為Etsy未經(jīng)允許就發(fā)售比特幣主題的T恤而向其發(fā)出了中止的命令,并表示,比特幣商標是歸IPHoldings公司所有,未經(jīng)允許不得擅自使用。
據(jù)悉,這家公司在去年12月就遞交了“BITCOIN”商標注冊申請,今年4月13日正式在英國商標專利局的記錄中注冊。該商標注冊申請中規(guī)定,以下產(chǎn)品都不得在未經(jīng)允許的情況下使用這一商標,包括成人服飾、嬰兒服飾、鞋、發(fā)帶、襪子等任何可能被制成產(chǎn)品的實物。
果然“借勢營銷”也要看情況呀,一不小心不僅借不到勢,還要面臨訴訟和賠償呢。
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幣”類商標都十分火爆。經(jīng)查詢了解,在國內商標申請中,有關“比幣”、“Bitcoin”、“BTC”等相關的商標申請多達上萬件,最早提交商標注冊申請可追溯到2013年,涉及的商標類別包含36類(金融)、35類(廣告)、42類(技術服務)等多個類別。
盡管有許多“xx幣”商標都成功通過商標注冊,拿到注冊證,但也有申請都被駁回,因為帶有“幣”字的商標并不是那么容易注冊下來的。
在帶有“幣”類的商標中,有兩種情況。
首先是實際存在的貨幣形式,如第19556771號商標“美幣”與第17237994號商標“歐幣”,在現(xiàn)實世界中,雖然我們大部分時候稱為“美元”和歐元,但“美幣”和“歐幣”也依然是真實可觀存在的。用作商標使用,易產(chǎn)生社會不良影響,也予以駁回。
第二種情況是非實際存在的貨幣,比如第23003648號“鮮果幣”,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這種貨幣形式,因此“鮮果幣”用作商標,易使消費者產(chǎn)生誤認,駁回該申請商標。
可以說,“幣”類商標注冊之路還是十分艱難的。作為一種虛擬的數(shù)字貨幣,用作商標可能會讓消費者產(chǎn)生混淆,這也是“幣”類商標注冊艱難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