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中秋,在央視舉辦的中秋晚會上,譚維維上臺演唱了一曲搖滾版的《敢問路在何方》,節(jié)目一經播出,引起網友強烈吐嘈。
這首經典老歌經過了大膽改編,曲調風格變得魔性,甚至還加上了華陰老腔的元素,而譚維維的演唱風格也被指炫,除了歌詞大體得到了保留,我們只能從曲調中隱隱約約聽出原作的韻調。
巨大的反差引起了部分網友的劇烈生理反應。
毀了譚維維這個演出的,一方面是很多人覺得不好聽,糟蹋經典,另一方面是改編沒有得到原作授權?!陡覇柭吩诤畏健返母枨髟S鏡清在微博發(fā)文表示:聽完后「夜不能寐」。
他指出譚維維翻唱這首歌有兩個問題,一是沒有經過授權,屬于擅自改編;二是歪曲了作品本意,大概可以等同理解為感情受到了傷害。
許鏡清是《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的版權擁有者,同時是國家一級作曲家?!陡覇柭吩诤畏健肥?986年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片尾曲,也因《西游記》而名聲大噪,廣為流傳。該歌曲由許鏡清譜曲,閻肅作詞,數十年來被幾代人傳唱,旋律早已深入人心。作為最初的演唱者之一的蔣大為,甚至聲稱自己演唱了上千次。
這首歌曲先有詞后有曲,關于詞曲中的某一句,各有一個小故事。
據說歌曲的作詞者閻肅,當年在寫這首歌詞的時候,一口氣寫好了由「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到「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歌詞,卻在這里突然卡住,于是在房子里來回踱步思索。這時旁邊的兒子閻宇看到了,對他父親說:「你在地毯上都走出一條道了?!归惷C由此想到魯迅的「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這才創(chuàng)作出了「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一句歌詞。
歌詞作好之后,才請許鏡清為其譜曲。據許鏡清憶述,他有天乘公交車上班的時候看到路旁販商為生計忙碌,頓生感概,想出「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這一句歌詞的旋律。
他下車后立刻把旋律記在煙盒上,并從這一段旋律入手,隨后用半個多小時完成余下的部分,稍作修訂,便把曲調完成了。
一開始這首歌曲并不是為《西游記》主題曲而作的,而只是計劃用于其中一集的片尾曲,還是備用的。而且剛開始錄音的時候就不被看好,遭受了很多批評,甚至面臨被砍掉的命運。
當時對這首歌曲的批評大多集中在此曲過度使用電子樂器、太像西洋音樂、沒有時代感、損害了中國四大名著的形象等問題上。
好在當時的《西游記》導演楊潔力排眾議,不僅在初期堅持保留此曲,更在《西游記》試播后,決定將它定為唯一的片尾曲。
隨著電視劇《西游記》上映,《敢問路在何方》成為了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歌曲。
誰能想到,當年遭受非議的最大「槽點」:電子音樂元素,反而成了今天人們對這首歌曲的贊譽呢?如今電子音樂元素已經非常流行,而這首歌曲在80年代就大膽使用了電子音,不得不說相當前衛(wèi)且有遠見。
這首曲子也讓許鏡清在那個年代一炮而紅,了解到這一層,我們再看到微博網友吐槽的許老師微博昵稱前綴,也就多了幾分理解。
《敢問路在何方》給人的印象多是恢弘蒼涼的意境,樂觀、豪邁的人生態(tài)度。
所以當這么一首歌,出現在央視的中秋晚會上,被梳著時髦辮子頭,一身搖滾皮裝的譚維維撕心裂肺地吼出來時,網友們表示一時很難接受。
好不好聽咱不評價,譚維維沒有征得原作許老師的同意,在央視節(jié)目上演唱這首改編作品,這件事情是否合適,則是個小貝熟悉的著作權問題。
歌曲改編,一般屬于「二次創(chuàng)作」的范疇,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改編作品,就是一個新的作品,同樣擁有版權。
改編是否侵犯原作版權,一般要看是否獲得作者許可、對原作的改動程度、以及是否屬于合理使用范圍。
首先,原作都發(fā)文批評了,所以這首作品的改編明顯沒有事先征得原作同意;
如果改編只涉及了小部分的借鑒,對原作品的內容沒有進行本質改動,那即便未取得原作許可,二次創(chuàng)作仍然是合法的。但是很遺憾,譚維維演唱的改編版本正是因為改得沒邊了,才備受吐槽;
最后,作為在央視晚會演唱的節(jié)目,說合理使用范圍也有點說不過去。
綜上所述,這個改編作品的侵權嫌疑很大,但是小貝也留意到網上譚維維的粉絲團另辟蹊徑,在許鏡清發(fā)文之后居然表示「支持維權」,這是什么操作呢?
有粉絲主張,譚維維雖然演唱了這首改編作品,但是不代表她就是改編者,她只是應邀參加了央視的晚會進行演唱,不背改編的鍋。
這其實還挺有道理的,演唱和改編的確是兩回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譚維維即使并未涉及改編,但當眾演唱也不能說完全沒責任。
9月15日晚上,譚維維也發(fā)文回應許鏡清,就該事件致歉。
另一方面,許鏡清也默默刪除了原先的批評微博,看樣子雙方貌似已經達成了諒解。
其實很多前衛(wèi)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都很難在當下的環(huán)境中得到認可。正如《敢問路在何方》當年因為采用了前衛(wèi)的電子元素,而不得不面對來自各方的劇烈批評。
另一方面,再大膽的創(chuàng)新,也需要尊重知識產權,在改編他人作品之前先征得同意,是一種尊重。
本文版權為賽貝知識產權平臺(3dedu.com.cn)所有,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