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視覺中國黑洞事件引發(fā)了大眾對于圖片版權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其實除了圖片版權之外,字體版權也是自媒體從業(yè)者和設計師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們在前幾天的文章中談到過阿里為了給旗下平臺商家解決設計問題,便利商家品牌宣傳,內容宣發(fā),特意設計了一套字體,并免費授權給全球公眾號使用,詳情可查看《阿里推出“普惠體”免費字體,再也不用擔心字體侵權了》。
近日有媒體報道,深圳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設計了一套龍貓字體,并已經進行了字體版權登記,年僅8歲的他或成目前全國最小的字體設計者。
這名小學生名叫陳海岳,據他介紹,龍貓字體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電影《龍貓》。電影中龍貓憨態(tài)可掬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里,于是他就根據電影中龍貓的形象創(chuàng)作出了一套特別的字體,包括52個英文字母大小寫、10個阿拉伯數(shù)字和2500多個常用漢字。
據陳海岳的父親介紹,陳海岳平時很喜歡畫畫,最開始只是創(chuàng)作了幾個龍貓字體,在家長的鼓勵和引導下又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這套較完整的字體。他認為,作為家長不應該唯成績論,應該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尊重孩子天性,適當培養(yǎng)。據他查閱,陳海岳是目前全國年齡最小的著作權(又稱版權)人,同時也是著作權持有人,又可以稱之為全國年齡最小的字體設計師。
目前國內的常用中文字體僅幾百種,而日本日語漢字字體有幾千種,英文字體更有上萬種,所以國內與國外的字體設計水平差距還很大。而在深圳這座設計之都,陳海岳設計的這套龍貓字體不僅有創(chuàng)意,也有實用性,應該比較受小朋友和寵物愛好者的歡迎,希望將來有機會把這套創(chuàng)意字體推向社會。
那么字體版權登記的流程和條件是怎樣的呢?
在滿足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獨創(chuàng)性”要求的前提下,我們普通人寫的字也可以屬于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美術作品”,應受法律保護。作品無論是否登記,只要創(chuàng)作完成,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
《作品自愿登記試行辦法》第二條規(guī)定:作品實行自愿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
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規(guī)定,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獨創(chuàng)性:作品必須是由作者本人通過獨立構思和創(chuàng)作靈感而產生構成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2、可復制性:指可以通過印刷、拓印、錄音、錄像、復印、臨摹、反拍、翻錄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但無論采用什么復制方式以及復制多少作品,均不會改變作品的內容及思想。
3、合法性:作品本身應當是法律所允許的客觀形式表現(xiàn)出來,公民從事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應當不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