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賣是亞馬遜的特色項目,亞馬遜開始設(shè)立跟賣規(guī)則是為了鼓勵同一個品牌的不同代理商進行價格競爭,讓利消費者,增加亞馬遜平臺吸引力。
跟賣雖然是亞馬遜允許的規(guī)則,但有過趕跟賣經(jīng)歷的人應(yīng)該都有相同的感受,趕不完的不良跟賣如同夏日里追尋甜品的蒼蠅一樣,揮之不去煩不勝煩。作為被跟賣者,趕跟賣是永恒的話題和任務(wù)。那么究竟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趕走跟賣呢?下面賽貝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直接聯(lián)系跟賣者,要求其停止跟賣
賣家直接發(fā)站內(nèi)信給跟賣者,就行先聯(lián)系跟賣者,在listing下面進入賣家的Seller Profile,通過Ask a question按鈕給對方發(fā)警告郵件,要求其停止跟賣。郵件內(nèi)容無論煽情還是警告,跟賣者因羞愧或膽小怕事而黯然推出。這種方法對一部分剛踏入亞馬遜的賣家還是奏效的,目前基本失效了。
二:做品牌備案 向亞馬遜官方客服投訴
這是亞馬遜官方途徑正統(tǒng)的方法之一,通過亞馬遜的備案以后,可以找亞馬遜投訴跟賣,投訴對方侵權(quán)。
特別強調(diào):目前這種方法的效果已經(jīng)很一般了,絕不是100%有效的。
即使有些賣家用專門的客服團隊每天給亞馬遜發(fā)投訴郵件轟炸,品牌投訴的效應(yīng)也微乎其微。
至于被VC惡意跟賣,品牌備案完全失靈,甚至不知不覺中連圖片都被VC換了,活生生把賣家自己搞成了賣假貨的人。所以說,用這種方法趕跟賣,只能靠運氣,看起來很美,結(jié)局卻是凄凄慘慘。
三:獨家計劃 Amazon Exclusives
亞馬遜13年的一個項目,后來做到半途又沒重點去推,算是個半成品的項目,獨家計劃的要求就是:
1、傭金多加5%
2、不允許任何賣家跟賣Image title
這樣一來又多了一個弊端,你自己的小號就沒的跟了,萬一自己大號死了,小號想跟回來也是不行的。小號想跟上去補點單上幾個VP也是不行的,再加上5%的傭金直接剝削的是賣家的利潤,很多利潤不高的賣家來說,其實很難承擔這樣的傭金負重。
最重要的一點,申請的通過率其實也不高,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試一下,萬一能成呢?
四:參加透明計劃,品牌升級
透明計劃(Trensparency program)是今年6月份亞馬遜正式發(fā)布的一個新項目,該項目主要用來打擊假冒產(chǎn)品,以達到保護品牌方和買家利益的目的。讓很多賣家欣喜的一點是,該計劃能從根本上杜絕惡意跟賣。
參加了亞馬遜的透明計劃后,品牌方有了獨有的二維碼標簽的保護,而這些二維碼會對應(yīng)到你參加亞馬遜透明計劃的商品包裝上,當其他賣家FBA 跟賣你的時候,他必須獲得你的溯源標識,并且在產(chǎn)品包裝上貼上防偽二維碼,否則將被銷毀;若其他賣家在提交Listing的offer時,亞馬遜會要求跟賣者提供正確二維碼進行驗證,否則不能跟賣該listing。
可惜的是,參加透明計劃的要求不低,而且是收費的(主要是購買二維碼的費用),且目前僅限于亞馬遜美國站,至于其他站點的賣家則暫時只能望洋興嘆,而大量沒有做過2.0版品牌備案的賣家,也只能臨淵羨魚,卻無法退而結(jié)網(wǎng)。
五:招商經(jīng)理途徑
前段時間新出來的一種方式,被跟賣了聯(lián)系自己的招商經(jīng)理,他們可以幫忙投訴處理,但是實際效果并非有你們想的那樣。
同樣是等著處理,只不過畢竟有個官方的人幫你盯著跟進,也許處理的效果會好一點??墒悄阆胍幌抡猩探?jīng)理每個人名下2000-3000的賣家,他們能不能翻你的牌還是個未知數(shù)。
六:給產(chǎn)品申請專利或注冊商標
這個應(yīng)該算是效果最好的方式了,但是門檻是真的高,而且需要很高的專業(yè)程度。通常公司做的比較大的,是有專門的部門或者合作的律師來負責這一塊的問題。一般有產(chǎn)品專利的投訴起來,那效果就非常犀利了,跟賣的想反制幾乎無解。
亞馬遜的政策也是很傾向保護專利這一塊的,可是專利并不是每一個產(chǎn)品都能做的,也不是一個大眾化的趕跟賣方式,如果你是工廠或者獨家的供應(yīng)商,有資本做專利還是做一個吧。
七:買家賬號刷惡意差評
這種方式的原理屬于Test Buy的變種方法,用多個買家小號去購買跟賣人的產(chǎn)品然后給差評、A-Z,導(dǎo)致對方績效很差,但是FBM的這種周期比較長。
再或者隨便拿個樣品來摔破扯爛拍個照片,去找亞馬遜客服投訴,亞馬遜對買家的保護是出了名的,那么多買家來投訴這個跟賣的產(chǎn)品垃圾,F(xiàn)AKE或者侵權(quán),亞馬遜基本上也是先下架他的再說。
反正這些買家號其實都是出自你之手,這種方式其實就是市面上惡意攻擊對手慣用的一種手法,利用亞馬遜對買家的保護去攻擊對手李思婷,不建議各位拿來去攻擊對手,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并不是一種什么值得炫耀的光彩事,不做也罷。
看了上面這些方法,最靠譜的還是第六條——注冊商標或申請專利。品牌化趨勢是“價格戰(zhàn)”主導(dǎo)的消亡者,大概也只是時間問題,惡意跟賣在滿世界品牌下的日子不會那么好過。但你要知道,品牌絕不僅僅只是“商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