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成為眾多國內企業(yè)產品出海的首選目的地,產品的出口當然會涉及商標的使用,而美國又是一個非常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國家,因此出口美國前做好美國商標注冊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由于中美兩國商標注冊制度有所差異,再加上兩國文化風俗上也有不同,中國企業(yè)注冊美國商標時,經常會用注冊中國商標的思維來考慮問題,這就很可能導致美國商標注冊失敗。
那么中國企業(yè)在注冊美國商標時最常在哪些地方出錯呢?
一、錯誤理解美國商標注冊“使用在先”原則
在美國商標注冊的過程中,很多企業(yè)由于不了解美國商標注冊保護制度,經常遭遇官方審查意見、商標被撤銷的情況,
我國商標申請制度的適用原則。在美國的商標法體系中使用權的概念非常重要。使用一個注冊商標,在第一,但尚未投入使用,但相對于商標注冊,前者享有優(yōu)先權。
二、低估商標查詢的重要性
在中國近似商標的查詢結果是比較直觀的,有沒有存在相同或近似相比一目了然,甚至有些企業(yè)不委托第三方代理自己就成功注冊了某種商標。然而在美國,近似商標的查詢結果就沒有那么直觀了,需要有專業(yè)人員(第三方商標注冊代理機構)把關,才能提高商標注冊的成功率。
三、過于依賴寬泛的商品描述
在中國,人們通常會簡單地選擇一組相似的商品和服務。因為該商標一旦被批準,只要其商品,服務已涉及所有類似的團體得到了全面的保護。因此,在中國的商標制度,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詳細描述的程度不高。然而,美國商標的做法沒有“類似的群體”的概念。相對而言,在美國的商標,申請人在商標申請前需要花費非常大力準確和詳細的說明,為所有商品或服務,確保準確描述的商標指定的商品或服務。
更重要的是,在美國,對商品、服務的描述和實際使用(或打算使用)的信息必須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說,在中國,商品范圍廣,服務描述并沒有太多的不利后果(事實上,廣泛的商品和服務的描述可以有效地防止其他人對商標的復制,所以這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美國,情況恰恰相反:有必要將具體的商品或服務描述為適當?shù)模员愀敿毜孛枋鲐浳?、服務和服務的描述。特別是,該持票人必須向商標局簽署聲明,聲明美國專利商標局所列商品或服務在美國市場上投入使用。因此,在這方面所描述的商品或服務方面,中國與美國的商標制度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是實踐的重點和焦點。
四、過于依賴寬泛的商品描述
中國商標法對于注冊商標的商品、服務描述詳盡程度不高,因而國內企業(yè)在提交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也只是簡單每一類似群的商品、服務項目,因為該商標一旦獲準注冊,只要其商品、服務已涉及全部類似群即可獲得該類別的全面保護。但是在美國則不一樣,需要詳盡的商品、服務描述,而且其商標注冊申請的商品、服務描述必須與實際使用(或者意圖使用)的信息必須完全一致。如果像中國那樣寬泛的描述,將會導致商標注冊被駁回。
以上就是美國商標注冊過程中最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幾個地方,大家在注冊美國商標時一定要注意避免。此外,由于美國商標注冊非常重視商標權的使用,因此商標使用證據(jù)在美國商標注冊過程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家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也要有意識的收集和整理商標使用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