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酒茅臺”商標糾紛引發(fā)國內整個白酒行業(yè)的關注,茅臺集團在堅持十幾年的商標注冊申請之后,終于選擇放棄,申請撤回“國酒茅臺”商標行政訴訟案件起訴,并“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及各相關方表示誠摯歉意”。紛紛擾擾17年之久的“國酒”爭議,終于落下了帷幕。詳情可查看《茅臺放棄“國酒”商標 輸了商標卻贏了市場》。
我們先來看看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茅臺對于“國酒茅臺”商標的執(zhí)念和堅持。
從2001年9月,茅臺就開始了“國酒茅臺”商標注冊之路??偣灿?次申請,但都以失敗告終。被駁回之后,茅臺不服,提出復審,隨后被駁回復審。在茅臺歷時10多年的堅持不懈后,直到2012年7月,商標網公布了茅臺酒“國酒”的初審公告。隨即是三個月公示期,等待各方異議。
公告一出,白酒界掀起抵制狂潮。五糧液、汾酒、郎酒等白酒企業(yè)紛紛對“國酒茅臺”商標提出異議,此前曾有過統(tǒng)計,在茅臺“國酒茅臺”商標初審公示之后,共有33項商標異議申請,其中一則撤銷。更有甚者,一天出現(xiàn)三項異議申請。而根據(jù)《京華時報》當時報道,在3個月公示期內,商標局共收到95份異議書。
2016年年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作出決定,對茅臺集團商標及圖不予注冊。茅臺集團不服,向原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復審申請。
2018年5月,商標評審委員會再次決定對該商標不予核準注冊。
2018年7月,茅臺集團提起訴訟,要求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不予注冊的復審決定。同時,還將五糧液、劍南春、郎酒、汾酒等31家機構和企業(yè)列為第三人。
2018年8月13日,茅臺集團在官網發(fā)布稱,放棄“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申請。
貴州茅臺的“國酒”之路已經走過15年。近年來,貴州茅臺雖然沒有使用“國酒茅臺”字樣作為產品商標,但卻一直以國酒身份進行品牌定位和廣告宣傳?,F(xiàn)在,茅臺宣布“國酒茅臺”商標將于6月30日前停用,聘請國際頂級咨詢公司策劃新的產品宣傳方案。
6月12日,集團董事長李保芳宣布6月30日前停用“國酒茅臺”商標,稱已花幾千萬元設計了新商標,新商標已經確定,計劃于6月30日正式啟用,但由于包裝材料的新舊交替安排出了小狀況影響了生產和市場投放進度,現(xiàn)在相關部門已在協(xié)調,將采取緊急措施,加快生產,加快市場投放。
其實茅臺集團在去年7月放棄“國酒茅臺”之后,就一直在為新商標的推出做準備。
2018年9月,貴州茅臺的微信公眾號名稱從“國酒茅臺”改為“貴州茅臺”。系統(tǒng)顯示,賬號主題的企業(yè)全稱為“貴州茅臺酒份有限公司”,名稱記錄一欄顯示,9月29日“國酒茅臺”認證“貴州茅臺”。茅臺集團和貴州茅臺的官網首頁上,“國酒”的宣傳字樣已不見蹤影。茅臺進入了“去國酒化”時期。
那么,“國酒茅臺”停用會對茅臺的銷售和業(yè)績造成大的影響嗎?估計不會有啥大的影響。一是經過這么些年的宣傳和經營,茅臺已經是事實國酒,其品牌影響力已經夠大,其它白酒品牌很難超越。第二,目前市場上茅臺酒供不應求,價格也居高不下。
據(jù)李保芳介紹,截止今日,茅臺酒的投放量已達1.2萬噸,將爭取在接下來的18天再投放2000噸,即上半年總投放量不低于1.4萬噸,一定要保證完成“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計劃,從今天起,茅臺公司加班加點也要保證每天的生產量不能低于100噸左右。李保芳還表示,下半年,按計劃,茅臺酒的投放量是1.8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茅臺集團提出了建設“文化茅臺”的戰(zhàn)略構想,文化建設也是2019年工作重點之一。就在今年1月13日,李保芳在茅臺集團內部刊物《茅臺時訊》上發(fā)表署名文章《關于“文化茅臺”建設的一些思考》,提出“茅臺文化”到“文化茅臺”的轉變,體現(xiàn)的是意識之變、定位之變、戰(zhàn)略之變,茅臺建設要順應新時代發(fā)展要求,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推動茅臺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因此,未來茅臺新商標是否含有國際因素,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版權為賽貝知識產權平臺(3dedu.com.cn)所有,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