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7月10日披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至2018年6月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3142.8萬件,累計注冊量1939.5萬件,有效注冊商標量1680.7萬件。這意味著我國商標注冊成功率為61.7%,商標有效率約為53.5%。
從這組數(shù)據(jù)來看,我國商標注冊不是百分之一百成功的,十個商標里只有六個商標注冊成功,僅有五個商標成功注冊并維持生效??梢哉f商標注冊是有相當大的失敗率的,因此商標注冊“包過”、“百分百成功”只是一句空話。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組數(shù)據(jù)是全部的商標注冊數(shù)據(jù)呀,并不能代表那些有實力的商標代理機構,他們是可以做到百分百保證注冊成功的。
對此,賽貝小編只能說:too young too simple。從來沒有哪一家商標代理機構敢說自己包過的,除非是騙子。為什么賽貝小編敢這么肯定呢,原因看下面。
我國商標注冊實行的是代理制,代理機構不是核準機構,商標的審查和核準是由國家商標局來決定的。就是國家商標局在沒有完成繁雜審查過程前也不敢輕易下結論行或不行。何況代理機構呢?
從商標注冊的程序上來看商標的注冊的流程需要經(jīng)過企業(yè)申請、代理機構申報、商標局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等多道關口,符合核準注冊條件的才予以初審公告。這就 是任何一件商標在申報的過程中其核準系數(shù)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就像律師代理一樣,沒有哪個律師能保證自己代理的案件,法官一定能判贏。所以對于一些小的商標 代理機構承諾百分百保證注冊成功,這就是明顯的“忽悠”甚至是欺騙了。
從商標審查內(nèi)容上來看商標的審查,主要看是否與《商標法》規(guī)定相沖突、是否具有商標的顯著性、是否與他人在先申請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近似。只有符合上述審查標準的商標才會予以通過并公告。
那么在這個審查過程中,商標并非百分之百被核準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
1、由于社會在不斷發(fā)展變化過程中,其商標審查標準也會隨之而變,很多原本能注冊的商標,在某段時間之內(nèi)不能注冊。如“中南?!?、“中華”、“北京”等商標,在以前可以注冊,《商標法》修訂之后則不能注冊。
2、商標審查帶有一定程度人為的主觀性,商標局為了加快審查進度,不斷招聘和更換商標審查員,審查員從業(yè)資歷、專業(yè)素質不同,其認識和判斷能力不可能完全一 致,勢必導致某些商標這個審查員認為能注,另外的審查員認為不能注冊。而剛好企業(yè)申請的商標被分在了認為不能注冊的審查員手上而導致商標駁回。
3、商標局為了解決積壓,加快審查進度,追求國際水平,往往也會導致一些工作的粗糙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商標審查質量,導致一些應該能夠注冊的商標被駁回。另外,特別是在申請商標與別人在先申請的商標是否近似上,出現(xiàn)認識差距的可能更大,而且商標局對待有些商標審查的原則是從嚴的,即很多商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注冊,卻因為這個原則而被駁回,申請人還得進行復審后才有可能通過。
4、商標注冊信息不是即時公開的,約有5-6個月為商標信息查詢盲區(qū),即5-6個月以內(nèi)新申請的商標信息是查不到的,難免商標“撞車”,相同或近似;
由此可見,從商標的申請注冊流程、商標審查內(nèi)容來看,“保證商標百分之百成功”之說顯然缺乏依據(jù),是一些小代理機構“忽悠”客戶、招攬業(yè)務的手段,切不可輕信。賽貝知識產(chǎn)權平臺提醒大家,選擇正規(guī)的、大型的、專業(yè)的商標代理機構,能做到的是把商標注冊的風險降到最低,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權利用盡,想盡辦法爭取,盡一切可能維護商標申請人的利益。
本文版權為賽貝知識產(chǎn)權平臺(3dedu.com.cn)所有,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