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近期真是流年不順,與高通的專利大戰(zhàn)還在進行中,近日又陷入專利侵權的官司中,據外媒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Rembrandt Wireless Technologies無線技術公司(以下簡稱“Rembrandt”)在德克薩斯州東區(qū)聯(lián)邦地方法院起訴了蘋果,指控被告侵犯了其兩項與藍牙技術有關的專利。
該訴訟內容稱蘋果公司侵犯其兩項與藍牙技術有關的專利,侵權設備甚至可追溯到iPhone 3GS時代的所有產品。包括iPhone 3GS這樣的上古機型,覆蓋幾乎所有iPhone、iPad、Mac、HomePod以及Beats設備。
涉事專利號分別為8023580和8457228,名字是《兩種以上的調制方式展開藍牙通訊的系統(tǒng)和策略》,該專利能夠讓兩臺設備使用兩種及以上的調制策略進行數據交換傳輸,能夠有效提升通訊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涉及的兩項專利全都在2018年12月過期,但是該公司認為侵權行為發(fā)生在專利過期之前,所以仍可以對蘋果發(fā)起訴訟。
這家Rembrandt公司曾經也讓三星在專利問題上吃過官司而且敗訴了。2015年,Rembrandt起訴三星電子侵權的案件在美國德克薩斯東區(qū)法院審理(Eastern District of Texas-Marshall Division),主審法官是羅德尼·吉爾斯特萊普(Rodney Gilstrap)。
Rembrandt本來在訴狀中要求三星提交3150萬美元的專利授權費,但陪審團最終判決三星支付費Rembrandt大約1570萬美元的賠償費。三星在后來的上訴中將賠償金額降低到1110萬美元。
根據美國司法資訊網站marshallnewsmessenger,Rembrandt Wireless Technologies是一家專門購買專利技術的公司。這種沒有與專利相關的實業(yè),靠購買專利、并專門針對大型公司發(fā)起專利侵權訴訟以獲得賠償的公司被業(yè)界成為“專利蟑螂”。
“專利蟑螂”雖然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實用新型專利,但實質上是通過濫用訴訟手段的方式訛詐錢財。諸多司法案例中,大多數“專利蟑螂”只求與被訴企業(yè)達成和解、收取對方“和解費”,這也從側面坐實了“專利蟑螂”濫訴漁利的惡意用心。
“專利蟑螂”敢于大張旗鼓對其他企業(yè)產品主張申請實用新型專利權利,并通過訴訟的方式訛詐錢財,直接緣由是利益的驅使,但關鍵還在于現行法律存在的漏洞,讓“專利蟑螂”們有恃無恐。
想要防范和應對“專利蟑螂”,企業(yè)自身也要做一些防范和應對,賽貝知識產權平臺建議企業(yè)可以從如下方面提高專利申請和保護范圍,應對“專利蟑螂”的惡意勒索。
一、善用專利檢索制度
專利檢索通常為申請專利權時,為搜尋既有技術而進行之程序,但事實上專利檢索可以廣泛利用于研究和企業(yè)走向之規(guī)劃上。藉由事前的專利檢索和分析,可以使企業(yè)內部發(fā)展計劃更加順暢,省去多余的成本浪費,并能避免涉入專利侵權訴訟后可能遭遇之費用支出。
二、建全企業(yè)內部智慧財產制度
在知識經濟日漸成為主流的社會,專利權、商標權等智慧財產已成為商場競爭上之利器。申請大量之專利權和健全內部智財管理體系,使法務與專利之部門獨立,能夠增強企業(yè)自身之防御能力,縱使涉入專利侵權糾紛,也能快速了解自身專利狀態(tài),立即應對。
三、回避或收購專利
在發(fā)現可能對企業(yè)產品造成威脅之專利時,企業(yè)可以選擇在研究取向上回避該專利范圍,或是直接收購該專利。
“專利蟑螂”之所以屢屢得手,還是跟企業(yè)的專利保護不到位有關,賽貝知識產權平臺提醒大家,一定要在申請專利或者推廣一項新產品新技術之前做好專利檢索和專利侵權風險評估工作,一旦發(fā)現有相同的或者類似的專利存在,及時調整專利設計方案,規(guī)避專利侵權問題。
本文版權為賽貝知識產權平臺(3dedu.com.cn)所有,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