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在兩年前,曾經是很火的生意,網約車領域多家巨頭齊頭并進,市場又給我們帶來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在那時候的互聯(lián)網人眼里,應該沒有什么是不能共享的。但是今天我們回過頭去看,互聯(lián)網都沒什么人談共享經濟了,原先搞共享經濟的都跑去搞新零售了。
共享經濟的網約車領域只剩下滴滴,順風車業(yè)務還危機頻發(fā),共享單車的摩拜和ofo都在茍延殘喘的境地,目前還能扛得住的,恐怕只剩下共享充電寶了。雖然也有一些品牌退出的例子,但是頭部公司還是依然運營良好。
說起共享充電寶,其實賽貝小編還是蠻喜歡這個產品的。出門玩不用帶充電寶,更不用提前給充電寶充電,少帶一個充電寶,身上也輕松不少,畢竟有的充電寶像一個板磚一樣重。
有朋友說,你手機出門一定要充電嗎?大家又不是不知道現代人用手機的頻率,經常是出門時間稍微長一點,手機電量就告急,iPhone的20%低電量提示就是每個低電量恐懼癥患者的噩夢,這時候充不上電是要急死個人。共享充電寶的好處是無處不在,幾乎每個商場,包括商場里的商戶,都有設點。手機沒電了,掃一掃就可以租借一個充電寶,可以說是非常方便,非常應急了。
在深圳,最常見的共享充電寶應該就是街電和來電了,不過賽貝小編有時候對這兩個品牌也是傻傻分不清楚。
我們可以翻翻他們各自的「簡歷」。
街電:街電全名為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創(chuàng)立,總部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qū)。主營「Anker街電」城市移動電源租借服務。2017年8月31日,聚美優(yōu)品已完成對深圳街電科技股權的收購。
來電:電全稱為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8月成立,公司擁有來電APP、移動電源租借機、移動電源三大產品。自主研發(fā)的全球首款「自助租借充電寶」設備已獲得多項國際、國內發(fā)明專利。截至2018年4月,來電國內外的專利申請數達120余項,獲得授權的專利數達58項。來電科技與多家零售、餐飲集團合作,全國已有30多個城市鋪設網點并實現「全國通借通還」。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兩家公司的業(yè)務幾乎一致,都是為手機用戶提供移動充電服務的科技公司,自然都搶破頭互相爭奪市場份額。除了做好渠道運營和市場擴展,兩家也都通過對產品的持續(xù)優(yōu)化,以提升用戶體驗。在產品迭代的過程中,自然需要通過申請專利來保護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兩家也因此打響了共享充電寶領域的專利戰(zhàn)。
2017年5月,來電科技起訴街電專利侵權,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了此案。
原告方來電起訴稱:其公司合法持有共享充電寶的多項專利權,而街電公司未經允許制造、銷售、使用、侵犯來電公司專利權產品,制造商湖南海翼公司未經許可,制造侵犯來電公司專利權的產品,故要求兩被告停止侵害專利權,并賠償各項損失共計200萬元。
來電科技發(fā)起的訴訟案一共涉及到6件專利,其中最關鍵的兩項核心技術專利,一是「一種移動電源的租借系統(tǒng)、方法及租借終端」,另一項是「吸納式充電」。如下圖所示: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知識產權糾紛,街電方面臨時找資源購買了相關的專利。2017年5月底,聚美優(yōu)品CEO陳歐高調宣布,街電花1億元購買劉同鑫的3項發(fā)明專利:「一種手機電池的充電箱」、「一種可識別身份的手機充電電池及其識別方法」、「一種手機電池充電更換系統(tǒng)及充電方法」。
拿到專利后,街電方面很明顯松了一口氣,仿佛也有了底氣。陳歐對外宣稱:「專利有可能成為聚美、街電最大的牌,甚至是核武器」。雙方曾就專利糾紛的焦點進行正面交鋒,當時的街電表現得很強勢,稱自己掌握的是共享充電寶技術的基礎。
時任街電CEO的原源曾表示:「街電的三項發(fā)明專利申請系共享充電寶領域的先期申請,相當于共享充電寶的『從0到1』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是共享充電寶技術的基礎?!?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分析了一下街電拿到手的三篇專利。
經過對以上專利的分析,我們發(fā)現它們的保護范圍都比較小。
第一個專利
一種可識別身份的手機充電電池及其識別方法
限定了二維碼B的位置、制造工藝。
第二個專利
一種手機電池的充電箱
將手機這一多余的技術特征寫入了權利要求。
第三個專利
一種手機電池充電更換系統(tǒng)及充電方法
對電子鎖的具體結構進行了限定。
有意思的是,這三篇專利的申請日均為2014年,早于來電用于訴訟的關鍵的兩項技術專利。那么,在這種有利有弊的情況下,街電究竟有沒有打贏這場官司呢?
2018年4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來電科技訴被告湖南海翼、街電侵害使用新型專利權糾紛。經過審理,法院在2018年5月25日當庭宣判:
判決被告街電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共計200萬元;
判決被告街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停止使用涉案Anker設計12口產品。
對于這一判決,街電科技表示不服,于2018年5月28日發(fā)布聲明稱:「一審法院的事實認定存在偏差,已當庭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p>
2018年9月11日,案件二審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最終,街電科技的上訴并沒有得到高院支持,所有上訴請求均被駁回。本案二審經法院判決,維持原判。
看完這份判決書,賽貝小編覺得,此役來電科技贏得對街電的專利訴訟,意義重大。來電科技系最早在共享充電寶行業(yè)進行專利布局的企業(yè),包括對充電寶、充電設備以及充電方法等領域。為了研發(fā)共享充電設備,來電科技投入了巨資和人力。從雙方訴訟交戰(zhàn)的過程中了解到的材料信息來看,來電公司在商業(yè)經營過程中一直遵守知識產權的保護規(guī)則,也不惜財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來電科技敢于打響第一槍,在共享充電寶行業(yè)啟動專利訴訟,這說明來電科技作為共享充電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代表,有底氣與對手拼科研實力。通過訴訟贏得共享充電寶行業(yè)的市場,同時也能收獲社會和消費者的認可,極大提升了來電科技的競爭優(yōu)勢。
專利是保護創(chuàng)新的重要手段,離開了專利的保護,創(chuàng)新將淪為泡影。為此,國家也在積極倡導創(chuàng)新,倡導加大知識產權保護。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fā)表主旨演講時指出: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要加快新興領域和業(yè)態(tài)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要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要調動擁有知識產權的自然人和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產權意識,自覺運用法律武器依法維權。
來電科技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通過加大在創(chuàng)新上的投入,提升了來電科技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從而不懼市場上與對手正面交鋒,并成功取得了勝利。
本文版權為賽貝知識產權平臺(3dedu.com.cn)所有,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