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談到過,在注冊國際商標之前先進行詳細的商標查詢,可以降低商標駁回的風險,也可以減少因駁回或異議造成的不必要的費用,詳情可查看《全面解析國際商標查詢好處及商標查詢流程》。那么究竟該如何進行國際商標查詢呢?國際商標查詢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為了便于大家更精準的進行國際商標查詢,最大程度的降低國際商標注冊的前期風險,賽貝知識產權平臺特將國際商標查詢過程的各項注意事項歸納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1.商標圖樣
以文字商標為例,如果國內權利人的商標是“賽貝”,查詢發(fā)現(xiàn)數(shù)個十分近似的商標,該商標在目的國申請被駁回的風險很大。這時權利人可以將該商標進行圖形化設計,或者加一個圖形,增強該商標的顯著性,所謂的“在先近似商標”不再會構成障礙。
另外,如果對商標“賽貝”的查詢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個以“賽貝”開頭的在先商標,權利人也大可不必輕易放棄。通常來講,如果有多個包含相同字母組合的商標能夠在目的國共存,那么查詢的商標和這些在先商標共存的可能性也會提高。當然,不能排除目的國商標局駁回該商標的可能性,因為這些共存的在先商標很可能是通過復審答辯才最終獲得注冊的。
2.商標所有人的名稱也是查詢報告中的重要信息。
有兩種情況需要注意:
第一,如果查詢人發(fā)現(xiàn)在先商標的所有人名稱和自己公司名稱幾乎完全一樣,那有可能是查詢到了自己以前在該國注冊成功的商標。這時要做的是立刻在這些國家對之前注冊的商標進行所有人名稱變更,然后再提交新商標申請。
第二,如果在先商標所有人是查詢人在該國的經銷商或分支機構,而商品類別甚至商品小項都完全一樣,那很可能是遭遇了商標搶注。此時通常是先對在先商標提出撤銷申請,或者與搶注人溝通,簽訂商標轉讓協(xié)議。
3.提供準確的商品名稱,有助于商標查詢的準確率。
如果不提供具體商品名稱,代理公司將對整個類別進行查詢。在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國家的查詢報告會顯示其他相關類別的查詢結果。比如查詢人要對國際分類第12類的“陸地車輛”進行查詢,而查詢報告同時顯示了第37類中的在先近似商標。這時候一定不要掉以輕心,以為商品不在同一類別就不會構成障礙。通常如果該國在商標查詢時涉及相關類別,那么商標局在對商標申請進行審查時也會審查相關類別,并下發(fā)駁回。
另一方面,如果在先商標信息中的商標外觀、商品類別,以及商品小項都與查詢人想要申請的內容近似,而該國又是查詢人不想放棄的重要市場,那么可以在提交商標申請時將沖突商品刪除,這樣,即使申請被駁回,也可以在商品領域不同進行爭辯,提高克服駁回的可能性。
4.收到官方受理通知的申請,一般可以查詢,查到注冊日期等信息,并不代表完成注冊。
有些國家只能查詢到公告后的在先商標。因此查詢人經常會在在先商標的狀態(tài)一欄看到“商標審查中”等標注。此時,該在先商標申請雖然尚未完成,但由于申請日在先,已足以對查詢人的商標申請構成障礙。對于申請中的在先近似商標,查詢人可以先對其進行商標監(jiān)測,如果該商標中途被駁回,國內權利人可以立刻提交商標申請,以盡早保護自己的權利。如果在先商標純屬搶注,那么商標監(jiān)測能夠讓監(jiān)測者第一時間得到該商標的公告日期,并及時提出異議,為自己的商標注冊掃清障礙。
關于在先商標的到期日,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有些國家的官方數(shù)據(jù)庫更新速度較慢,因此商標局會引證已經失效或放棄的商標來駁回在后的商標申請,如菲律賓。因此,在這類國家進行在先商標查詢時,即使發(fā)現(xiàn)在先商標是“已失效”,也要做好自己的申請被駁回的思想準備。當然,要克服這類駁回非常容易,只需向官方說明一下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先商標查詢不是萬能的,它有兩個死角:一是在先商標從提交申請到官方受理并登記這段時間,該商標無法被查詢到;二就是從查詢人收到查詢報告到提交自己的商標申請這段時間,可能又會出現(xiàn)新的在先近似商標。
因此賽貝知識產權平臺建議查詢人,最好在收到查詢報告后盡快決定是否提交商標申請。另外,由于商標查詢只是針對在先近似商標進行一個預防性排查,并未對商標本身的可注冊性進行檢查,因此這方面問題需要查詢人在做商標申請時自己注意,比如商標是否具備顯著性。
本文版權為賽貝知識產權平臺(3dedu.com.cn)所有,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