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對于企業(y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商標侵權是企業(yè)和商標權人無法接受的行為。商標侵權是日常生活中商標糾紛的常見原因,也是一種很常見的侵權行為,很多人因為對商標侵權概念和認定標注不清楚,導致在無心狀態(tài)下侵犯了別人的商標權,雖然說是無意的,但是商標侵權行為已經發(fā)生,就需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為了避免商標侵權行為的發(fā)生,我們需要先搞清楚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相同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可能造成混淆的;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制造與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與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5、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
6、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加工、生產工具、生產技術或者經營場地等便利條件的;
7、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yè)的字號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作突出其標識作用的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8、復制、摹仿、翻譯他人注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
9、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并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宣傳或者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10、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在以上這些商標侵權行為中,第一種是最常見的商標侵權行為,尤其是近似商標的使用,關于近似商標侵權問題,可查閱《“中華香煙”做啤酒?如何判定近似或相同商標侵權》。
說完了商標侵權行為,我們再來看看侵犯商標權究竟會受到哪些處罰。對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依據(jù)《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給以處罰。
1、責令停止侵權,具體措施如下:
①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②沒收、銷毀侵權商品;
③沒收、銷毀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權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根據(jù)情節(jié)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3、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shù)額進行調解
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可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shù)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可見,我國法律對商標侵權行為是零容忍,一旦發(fā)現(xiàn),輕則停止侵權,銷毀產品,重則賠償巨額罰款,那可真是得不償失。賽貝知識產權平臺商標專家建議,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日益普及的今天,及早注冊商標,獲取品牌保護是企業(yè)獲得長久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本文版權為賽貝知識產權平臺(3dedu.com.cn)所有,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