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國內旅游交出了亮眼“成績單”。10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發(fā)布國慶假期數(shù)據(jù)顯示,國內旅游人數(shù)和旅游收入均創(chuàng)下新高。其中,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
如今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節(jié)假日出行,而在出游前大部分人都會在旅游APP軟件上面查找攻略,尋找合適的出游地點以及出游路線等等。螞蜂窩就是這么一款“旅游社交及產品服務平臺”,可以為大家的出行提供很多便利,贏得很多用戶的芳心。
馬蜂窩自由行是一款旅行者出門必備的旅行APP。馬蜂窩以“自由行”為核心,提供全球超過60000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攻略、旅游問答、旅游點評等資訊,以及酒店、交通、當?shù)赜蔚茸杂尚挟a品及服務。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旅行攻略APP應用軟件。
馬蜂窩原本叫“螞蜂窩”,誕生于2007年,由于大家經常把它念成“馬蜂窩”,于是將計就計,在2018年正式更名為“馬蜂窩”。
早在2011年,北京螞蜂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申請了“螞蜂窩”、“馬蜂窩”等一系列文字商標和圖形商標。隨著馬蜂窩業(yè)務的不斷擴張,北京螞蜂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不斷增加商標注冊量,通過商標查詢可發(fā)現(xiàn),從2011年至今,北京螞蜂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提交了62件與“馬蜂窩”有關的商標,其中包含“馬蜂窩”、“馬蜂窩 M”、“馬蜂窩之選 M MAFENGWO’S CHOICE”、“馬蜂窩 旅行者之選”、“馬蜂窩 旅行者之選 M”等等。
隨著馬蜂窩的用戶量不斷攀升,有人開始打起了馬蜂窩的注意,想要蹭一蹭熱度。
2016年,北京馬蜂窩發(fā)現(xiàn)一家叫“張家界馬蜂窩自由行”的網站未經許可,擅自在網站首頁、網頁彈窗優(yōu)惠券廣告中使用了“馬蜂窩自由行”標志,于是向電信運營商投訴,將其屏蔽,并向法院起訴侵犯商標權,索賠20萬元。
通過商標查詢可發(fā)現(xiàn),北京螞蜂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15年3月27日就提交了3件“馬蜂窩自由行”商標,商標類別分別是第35類、第39類和第43類;其后有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又提交了4件與之相關的商標申請。
經過法院一審判決,張家界螞蜂窩公司對“螞蜂窩自由行”標識的部分使用行為侵害了北京螞蜂窩公司享有的商標專用權,應向其賠償經濟損失共計108000元。
這件事也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想著去蹭熱度、搭便車,熱度不是你想蹭就能蹭的,商標侵權可大可小,雖然可以帶來一時的利益,但是一個不好就真的捅了馬蜂窩,惹了大麻煩了。
本文版權為賽貝知識產權平臺(3dedu.com.cn)所有,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