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fā)布2019 年1-10 月知識產權主要統(tǒng)計數據,其中提到,截至 2019 年 10 月底,我國發(fā)明專利有效量為 262.0 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79.4 萬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58.3萬件。我國民眾申請專利的熱情越來越高,而對于專利知識的了解和普及也越來越重要。
說到專利知識,大家了解最多的可能是專利申請流程、申請費用以及注意事項等等。其實在專利領域,還有一個非常有必要了解的知識點,那就是專利權評估報告。
專利權評價報告是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審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證據,主要用于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確定是否需要中止相關程序。評價報告對明確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穩(wěn)定性,提高知識產權制度的公信力有必要的意義。
專利法第61條第2款規(guī)定,專利侵權糾紛涉及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出具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的專利權評價報告。
近年來,隨著專利申請量的大幅提升,專利侵權事件也頻頻發(fā)生,在專利侵權訴訟過程中,專利權評估報告就格外重要。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外觀設計審查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月15日,我國外觀設計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量累計突破1萬件,請求量呈現快速增長態(tài)勢。
為了確保專利權評價報告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外觀設計審查部制定了嚴密且規(guī)范的流程,首先由專利權評價報告管理員分配任務,具有專利權評價報告評價資格的審查員收到任務后,對評價報告請求書及其相關文件進行核查,并對該件專利進行檢索、分析和評價,做出專利權評價報告,然后由外觀設計審查部相關負責人對報告進行復核,最終制作形成報告??傮w來看,外觀設計專利評價報告一般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 確定評價外觀設計專利的評價文本
首先需查看需做評價的授權公告文本是否存在視圖上的缺陷,例如投影關系是否對應等問題,來審查其是否滿足專利法第27條第2款規(guī)定的提交的視圖或者照片是否清楚的要求,其次,需要核實案卷,查看是否存在修改,如果有修改,要審查其是否超出申請日提交的文件所表達的范圍,該修改是否符合專利法第33條的規(guī)定。
(2) 對評價的外觀設計專利進行判斷
是否存在明顯的實質性缺陷,屬于不需要進行檢索的情形,比如要審查其是否是保護的客體,是否滿足專利法第 2 條第 4 款的規(guī)定,是否屬于專利法第 5 條第 1 款或者第 25 條第 1 款第(6)項規(guī)定的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若存在上述的情形,則以此作為評價專利不具有專利性的依據,直接作出評述,若不是,則可以進行檢索來進一步審查其專利性。
(3) 在中國智能數據庫中進行檢索
檢索時首先在使用外觀設計的產品所屬領域內進行,來檢索其現有設計的狀況,看其是否存在不符合專利法第23條第一款和第二款的情形,一般還要進行擴展領域的檢索,還要看其是否存在組合和轉用的情形,根據實際情形要進行跨領域的檢索。在檢索時,一般以產品所在領域的分類號進行檢索,同時使用產品名稱中的關鍵詞和簡要說明的文字解釋說明,檢索出與評價專利整體和設計特征相近的現有設計,找出與評價專利最相近的現有設計作為對比設計;分析對比設計與評價專利,找出二者的相同設計特征和區(qū)別設計特征;在必要情況下,對區(qū)別設計特征進行二次檢索,同樣是使用產品名稱中的關鍵詞、分類號,以及圖形要素在所屬領域內進行檢索,檢索出帶有與該區(qū)別設計特征相同或者相近的現有設計。
為了確定是否存在抵觸申請,審查員還檢索在該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日之前向專利局提交、并且在該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日后公告的外觀設計專利。為了確定是否存在重復授權,審查員還要檢索在該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日向專利局提交的、并且已經公告的外觀設計專利。在檢索時還要考慮有優(yōu)先權的外觀設計專利,因此,要從該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日向后延六個月進行檢索。
必要時,審查員根據審查領域的經驗,還要針對非專利文獻進行進一步的檢索,進行非專利文獻檢索的途徑是互聯網或者查專業(yè)期刊。
需要注意的是,專利權評價報告是針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不是針對發(fā)明專利,發(fā)明專利申請在專利局實質審查的時候會進行檢索,所以發(fā)明不需要專利權評價報告。而實用新型在審查的時候未進行檢索,所以專利權不穩(wěn)定,有的公司為了確定專利在后續(xù)實施過程中不會造成侵權或者被無效,會請求作出評價報告,以從一定程度上確定本專利的穩(wěn)定性。所以,只有企業(yè)專利是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的時候,才需要申請作出評價報告。
本文版權為賽貝知識產權平臺(3dedu.com.cn)所有,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